辽宁瑞华实业集团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与营口瑞华高新科技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

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一中民终字第4781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男,1975年1月17日出生,营口*华高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自述)。******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营口*华高新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营口市智新街西111号。******
法定代表人**,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包琼,女,1985年9月20日出生,营口*华高新科技有限公司人事专员。******
委托代理人***,上海海华永泰(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营口*华高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营口*华公司)因与被上诉人***劳动争议一案,不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2014)海民初字第2464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营口*华公司起诉至一审法院称:2011年12月1日,营口*华公司与***签订劳动合同书,后双方又签订了补充协议。***在职期间,从营口*华公司领用了联想T4201笔记本电脑一台、高压开关综合智能保护器一套、希捷2T移动硬盘一个。经营口*华公司查询,***在与营口*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之前至今均系清华大学在校博士后,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不具有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现营口*华公司不服仲裁裁决,诉至法院,要求:1、确认营口*华公司与***的劳动合同无效;2、***返还联想T4201笔记本电脑一台、高压开关综合智能保护器一套、希捷2T移动硬盘一个。本案的诉讼费由***负担。******
***在一审法院答辩称:***入职营口*华公司前已明确告知公司***是清华大学博士后。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博士后不具有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虽然是博士后,但符合劳动者的规定,也就具备了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综上,***认为其与营口*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故应为有效合同。另外,***不同意从营口*华公司离职,也没有与营口*华公司办理离职手续,故***从公司领用的物品应由***暂时保管,***同意在办理离职手续时一并移交营口*华公司。******
一审法院经审理查明:2011年12月1日,***与营口*华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11年12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2013年3月,双方签订劳动合同补充协议。另查,***系清华大学博士后;其于2011年4月14日入站,2013年9月11日出站;其出站后入职北京华安奥特科技有限公司。******
营口*华公司主*,***是清华大学博士后,其不具有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故其公司与***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主*,其具有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故其与营口*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合法有效。营口*华公司为证明其主*,提供《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国人部发(2006)149号]。该规定第十四条载明: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认可该证据的真实性。另,该院依法从清华大学调取的《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规定》第十三条载明:博士后在站期间必须全时从事博士后工作,不得从事校外兼职或挂职工作。***与营口*华公司认可该证据的真实性。******
在本案审理过程中,营口*华公司确认:高压开关综合智能保护器一套未在**高处,其公司不再要求***返还。******
营口*华公司以要求确认其公司与***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要求***返还财物为由向北京市海淀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仲裁委员会裁决如下:驳回营口*华公司的全部申请请求。营口*华公司不服上述裁决,在法定期限内向该院提起了诉讼。******
一审法院认定上述事实,有双方当事人陈述及《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规定》、京海劳仲字(2013)第7884号裁决书等证据在案佐证。******
一审法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是***是否具有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国人部发(2006)149号]。该规定第十四条载明: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规定》第十三条载明:博士后在站期间必须全时从事博士后工作,不得从事校外兼职或挂职工作。根据上述规定,博士后在站期间不得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系清华大学博士后,其在营口*华公司工作时尚系清华大学在站博士后,故其不具有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其与营口*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应为无效合同。关于返还财物问题,鉴于***基于其与营口*华公司的劳动关系领用了营口*华公司的财物,现***与营口*华公司的劳动合同已被确认为无效合同,从而***持有营口*华公司的财物,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理应予以返还。据此,一审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判决如下:一、***与营口*华高新科技有限公司于二○一一年十二月一日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二、**高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将联想T4201笔记本电脑一台、希捷2T移动硬盘一个返还营口*华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不服一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二审法院撤销一审判决,改判驳回营口*华公司的诉讼请求。其上诉理由是:***与营口*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合法有效,一审法院以***为清华大学博士后不具备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为由判决上述合同无效,是不正确的。******
营口*华公司答辩称:同意一审判决,请求二审法院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院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一致。******
本院认为:《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国人部发(2006)149号]。该规定第十四条载明: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规定》第十三条载明:博士后在站期间必须全时从事博士后工作,不得从事校外兼职或挂职工作。据此,***作为清华大学博士后,在站期间不得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根据查明的事实,***在营口*华公司工作时正处于博士后在站期间,故其不具有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因此,一审法院认定其与营口*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应为无效合同,该认定并无不当。鉴于双方劳动合同无效,***继续持有基于劳动关系从营口*华公司处领用的财物,缺乏依据,***应当返还。综上所述,***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一审案件受理费十元,由***负担(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交纳)。******
二审案件受理费十元,由***负担(已交纳)。******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芳************************************************************************************************************************代理审判员**************************************************************************************************************************代理审判员*********
******************************************************************************************************************二〇一四年八月一日************************************************************************************************************************书记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