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信联科技有限公司

长风信联科技有限公司、**劳动争议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

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22)鲁13民终7803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长风信联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振兴街11号五峰国际1001室。 法定代表人:**,总经理。 委托诉讼代理人:***,******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男,1985年8月22日出生,汉族,居民,住**县文化路180号。 委托诉讼代理人:吴警,山东琅琊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长风信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风信联)与被上诉人**劳动争议一案,不服山东省**县人民法院(2022)鲁1326民初2499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22年9月22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长风信联上诉请求:1.依法撤销山东省**县人民法院作出的(2022)鲁1326民初2499号民事判决,发回重审或改判驳回被上诉人的诉讼请求;2.一、二审诉讼费由被上诉人承担。事实和理由:一、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一)一审判决认定“**分别于2016年8月1日、2019年4月1日与长风信联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分别为2016年8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2019年4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该事实的认定是错误的。1.上诉人从未与被上诉人签订过任何劳动合同,一审法院仅依据被上诉人提供的上诉人有异议的劳动合同复印件,认定双方曾签订过劳动合同,证据明显不足,也是完全违背客观事实的。2、被上诉人系**站实际承包人聘用人员,不受上诉人具体管理,劳动报酬由实际承包人确认后由施工单位发放,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间没有从属关系,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二)一审判决认定“西藏长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系长风信联子公司,其按照长风信联指定分别于........”,该事实的认定也是错误的。1.一审法院认定的“指定”行为,无证据支持。2、西藏长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虽系上诉人投资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但其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有其独立的经营行为。西藏长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向被上诉人发放工资是履行项目人员工资支付协议的行为,并非一审判决认定的“指定”行为。二、一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根据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1年9月28日作出的民事裁定书,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被上诉人收到裁定书的日期上诉人不得而知,即使按照一审法院查清的被上诉人于2021年10月12日收到该裁定书,其至迟应当在2021年10月27日之前提起诉讼。而一审案号为2022开头,上诉人也是于2022年4月下旬接到该案的相关文书,说明本案并未在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之内完成起诉。至于一审判决认定被上诉人于2021年10月26日起诉,上诉人无法查证,也不予认可。上诉人认为本案起诉超过法定期限,一审法院受理后作出的判决,违反法定程序。三、一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上诉人中标取得的山东地区的移动代维项目,不包含技术,纯属于提供劳务的工程。上诉人将该劳务工程分包给具备相应资质和用工主体的单位具体施工,被上诉人在项目所在地接受实际承包人的管理,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一审法院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并适用《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处理本案,属于适用法律错误。四、一审判决认定的解除劳动关系时间错误一审法院依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送达之日视为双方劳动关系解除之日,无事实及法律依据。一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的裁决书并没有该裁决事项;二是从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的内容看,被上诉人于2020年12月15日向上诉人邮寄《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关系通知书》;三是从《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关系通知书》内容看,被上诉人自认从2020年12月15日起解除劳动关系;四是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根本不涉及劳动关系解除时间问题。 **答辩服判。 **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1.依法判决或调解认定原告与被告自2014年8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并判决2021年3月31日解除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2.依法判决被告向原告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42306元;3.判决被告支付原告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26922元;4.依法判决被告为原告交纳2014年8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的社会保险费。 一审法院认定事实:长风信联成立于2002年12月20日,曾用名山西长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2014年8月7日**入职长风信联从事线路维护工作,2014年9月23日至2021年1月27日长风信联、山东广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西藏长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向**发放工资。其中,西藏长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系长风信联子公司,其按照长风信联指定分别于2020年1月16日向**支付工资3799元,2月26日向**支付工资3801元,3月23日向**支付工资2849.25元,4月21日向**支付工资4178.90元,5月27日向**支付工资4368.85元,6月23日向**支付工资3799元,7月27日向**支付工资3799元,8月21日向**支付工资3799元,9月23日向**支付工资3799元,10月26日向**支付工资4181.50元,11月27日向**支付工资4180元,12月18日向**支付工资4199.9元。 同时查明,**分别于2016年8月1日、2019年4月1日与长风信联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分别为2016年8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2019年4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 另查明,2021年1月6日**申请劳动仲裁,2021年1月22日**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并送达长风信联,请求解除劳动关系等,**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于2021年2月24日作出平劳人仲案字[2021]第26号仲裁裁决书,裁决:驳回申请人的仲裁请求。后长风信联对该仲裁裁决不服,向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2021年9月28日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21)鲁13民特237号民事裁定书,裁定撤销**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平劳人仲案子[2021]第26号仲裁裁决,并于2021年10月12日送达给**。**于2021年10月26日向本院提起诉讼。 一审法院认为,本案争议焦点主要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关于劳动关系是否存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本案中,**与长风信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受长风信联的管理,从事长风信联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提供的劳动是长风信联业务的组成部分,且双方有签订的劳动合同。故本院依法认定**与长风信联存在劳动关系。长风信联辩称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因其未提供双方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以及**与其他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证明予以证实,对其辩称意见本院不予采信。 二是关于劳动关系解除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规定:“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本案中,长风信联未给**交纳社会保险,**据此要求与长风信联解除劳动关系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本院予以支持。**主张劳动关系持续至2021年3月31日,因其未提供证据予以证实,且长风信联不予认可,结合**曾于2020年12月31日申请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关系,仲裁委于2021年1月22日向长风信联送达,故送达之日应视为双方劳动关系解除之日,故本院依法认定双方解除劳动关系时间为2021年1月22日。 三是关于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系每月支付二倍工资。”本案中,**与长风信联的劳动合同2019年12月31日到期后,**与长风信联持续存在劳动关系,但长风信联未与**续签劳动合同,故长风信联应支付**2020年2月至2020年12月份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42955.4元,**主张42306元,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 四是关于经济补偿金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对**要求长风信联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诉讼请求,理由正当,本院予以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对于**主张的经济补偿金数额应根据**的工资标准与工作年限予以确定。关于**的工作年限问题。长风信联2014年9月23日向**发放工资,结合**提交的入职表,对**主张的经济补偿金计算年限应从2014年8月起计算至2020年12月31日。关于**的工资标准问题。因**与长风信联劳动合同于2020年12月31日解除,对于月工资标准应以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共计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依据,根据**提交的工资银行流水,**解除劳动关系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为3896.2元,故长风信联应支付**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经济补偿金25325.3元(3896.2元/月*6.5月)元。 五是关于社会保险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百条规定:“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缴费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和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根据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征缴社会保险费属于社会保险费征缴部门的法定职责,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对于**要求长风信联补交社会保险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百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判决:一、**与长风信联科技有限公司自2014年8月7日至2020年12月31日存在劳动关系;二、**与长风信联科技有限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于2021年1月22日解除;三、长风信联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42306元;四、长风信联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经济补偿金25325.3元;五、驳回**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5元,由长风信联科技有限公司负担。 本院二审期间,当事人围绕上诉请求依法提交了证据。本院组织当事人进行了证据交换和质证。上诉人长风信联提交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一份,该证据来源于**本人,证明**自认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是2020年12月15日,并不是一审法院认定的解除时间为2021年1月22日。被上诉人**质证称,对该证据真实性无异议,但是该证据不属于新证据,当时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上诉人并不认可我们给其发的通知书,并且说他们没有收到,但是现在长风信联又将该证据提出,说明长风信联在仲裁阶段系虚假陈述,且**实际为长风信联工作至2021年3月31日,对该证据的证明目的不予认可。本院经审查认定,**对上诉人提交证据的真实性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其真实性。 根据当事人陈述和经审查确认的证据,本院认定事实如下:长风信联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分别签订《2016年-2018年网络综合代维服务框架协议》、《2019年-2021年网络综合代维服务框架协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向长风信联订购协议服务,长风信联提供提供代维技术服务的地点、地域范围包括山东省**县。2018年12月29日,长风信联与西藏长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网络代维服务分包合同》,项目名称为中国移动2019代维项目,期限自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劳务分包作业范围包括**县。 二审查明其他事实同一审查明事实一致,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2014年8月7日**入职长风信联从事线路维护工作,双方建立劳动关系。2021年1月6日**申请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关系,仲裁委于2021年1月22日向长风信联送达,一审法院认定送达之日视为双方劳动关系解除之日。因**于2020年12月15日向长风信联邮寄《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关系通知书》,长风信联在仲裁及一审中均不认可其收到上述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长风信联最迟应在仲裁申请书送达时收到**与其解除劳动关系的意思表示,故一审确认的劳动关系解除时间正确,本院予以确认,长风信联上诉称解除时间不成立,本院不予采信。 上述劳动关系存续期间,2014年9月23日至2021年1月27日长风信联、山东广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西藏长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分别向**发放工资。**一直在长风信联所承包的工程项目上提供劳动,长风信联主张于2016年8月1日后将其承包的服务先后分包给山东广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西藏长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即与山东广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西藏长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存在劳动关系,未提供其与山东广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分包合同及**与西藏长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劳动合同。其主张2016年8月1日以后与**不存在劳动关系的上诉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于一审提交其与长风信联签订的两份劳动合同,长风信联以系复印件为由不予认可,并且主张合同签订人不是其法定代表人,无权签署劳动合同,合同上加盖的公章与其备案公章不一致。经查阅一审卷宗中证据,**所提供的2016年劳动合同与2016年代维协议中长风信联的法定代表人均为孙娟、加盖的公章均为不带编码的公章,且长风信联一直未对公章真伪提出鉴定,其应当持有上述证据的原件而不予提供,故其上诉称其从未与**签订过劳动合同的上诉理由没有证据证实,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综上,**与长风信联存在劳动关系,双方劳动合同2019年12月31日到期后,**仍在长风信联工作,长风信联未表示异议,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长风信联应与劳动者续订书面劳动合同。长风信联自劳动合同期满后未与**续签劳动合同,应当向**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长风信联上诉称其不应支付双倍工资及双倍工资已过时效的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综上所述,上诉人长风信联科技有限公司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10元,由上诉人长风信联科技有限公司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 审 判 员 *** 审 判 员 *** 二〇二三年一月九日 法官助理 龙 雨 书 记 员 黄 山